当看到书名时,我承认内心有一丝挑战欲。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的人,往往对“真的”有“洁癖”。作者Robert Wright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开头便说,本书可以看作佛学观点的进化心理学解释。并不探讨轮回、神明这些超自然的部分,而探讨自然主义部分。并不探讨佛教各分支的细枝末节,而探讨核心思想。不要用佛教教义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佛教徒,用它来做更好的自己。正是这句话让我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意愿。

进化心理学🐵

进化心理学研究的是大脑如何由自然选择设计来误导我们甚至奴役我们的。因为自然选择最终只关心有利于基因传播的基因特性。

猴子实验表明,如果你尝试做一件事体验到一种新的快感,你会分泌大量多巴胺。但后续再次尝试做这件事,多巴胺分泌峰值会出现在你真正做之前。也就是说,期待的快感比实际体验的快感更强。作者将这种差异成为“幻觉”。

幻觉的出现源自感觉。感觉最初的作用是趋利避害,是对所处环境中的事物做出评价:好还是坏。如果这种评价是准确的,就可以说某种感觉是真实的,否则称为幻觉。幻觉大致有两类:

  • 环境错位”。自然选择是在特定的环境下设计出我们的感觉系统的,而如今外部人文环境突变,自然选择却没有及时更新设计而带来幻觉。例如,在原始部落以小规模、相对固定的族群为环境的生存规则下,自然进化让我们会特别在意他人怎么看待自己。但是在现代社会,一个人却能经常接触大量并不了解你的陌生人(尤其有了互联网以后),而保持别人眼中好印象的压力就会被放大。你可能急切想去确认对方对你的态度。也可能因为无法确认而痛苦或回避。
  • 也叫“误报”,但往往关乎生死所以宁可误报不可漏报。

例如,我们至少身处于两种幻觉中,都属于上文提到的“环境错位”。我们以为自己对事物的掌控力比实际情况强;我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品德的评价会明显偏离实际。自然选择设计出这两种幻觉,作用分别是帮助我说服外界世界我是始终如一的行为者值得信任;帮助我说服世界我应该得到赞扬而不是责备。

总之,人类在自然选择的设计之下被植入一些幻觉而做一些特定的事情,比如吃饭、做爱、超越对手。现代社会也有大量的人为设计,利用同样的机制,似乎只要遵循三个原则:

  • 实现这些目标能带来某种快感。
  • 但这种快感只能是短暂的。
  • 调动动物性大脑更关注第一点而不是第二点。

作者认为进化心理学能够揭露真相,却并不能直接帮助人摆脱这种幻觉的控制。这也是作者从佛学、冥想中寻求切实对策的起因。

佛教🙏

佛教分为小乘和大乘。内观禅修源自小乘佛教。大乘佛教中有一些关于幻觉的激进而广泛的理念,接近“唯心论”,即我们通过意识感知的事物实际上都是凭空的臆想。由此可以引申到佛学概念“”。另一个佛学概念是“无我”,即所谓自我也是幻觉,并非真实的存在。本书大量篇幅都在探究这两种思想。

正念冥想🧘‍♀️

“正念”和“正定”,都属于佛教中的“正道”。

  • 正定冥想通过专注于呼吸,使注意力集中。专注(入定)会带来宁静,如果持续足够长的时间,还会带来强烈的极乐和狂喜感。
  • 正念冥想在注意力集中的基础上,用心体察自己的内心感觉,会让我们更好的体会美。和正念冥想相关的概念是“内观禅”。所谓内观,有三法印,用白话说就是三个标准:
    • 诸行无常”(impermanence)
    • 诸漏皆苦”(dukkha),苦在某些语境下指的是不满足。
    • 诸法无我”(notself/anatta),即自我是一种虚幻的错误的信念。

无我

说起“无我”,不得不提起《无我相经》中的佛陀梳理出的体验的五个种类,称为“五蕴”。

  • 色身。包括眼、耳这类感觉器官。
  • 感觉。
  • 辨识。可辨识的景象或声音。
  • 心锁。复杂的情绪、思想等。
  • 意识。特指对上述四点的认识。

接下来佛陀定义了所谓的“自我”,并试图证明其不存在。第一、所谓“自我”,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性。即如果存在“自我”,至少五蕴中有一蕴是受控的。然而我们并不能向其中任何一蕴发号施令,所以“自我”不存在。第二、所谓“自我”,应当具有一定程度的恒常性。即如果存在“自我”,至少五蕴中有一蕴具有历经岁月而不变的特质。然而稍加思辨就会发现五蕴都不是恒常的,所以“自我”不存在。

对于非佛教徒,对于这种论证逻辑显然不太满意。而佛教徒对此更深的解读有会让人更加困惑。对此,作者的建议是从中汲取积极性的一面:

  • 不要想太多,去做。你有能力与自己的感觉、思想、冲动和辨识建立一种不同的关系,解决与其中几样的纠缠,从而实现某种程度的意识解放。
  • 如果不再将这些我无法控制的感觉看作“自我”的组成部分,我就能从这些感觉中得到解脱。例如当五蕴之一受苦时,你的态度应该是: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

总之,关于佛陀对“自我”的真正理解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但有一点启发:**我们对“自我”的概念有极大的误解。我们通常会将其与“控制”“恒常”联系在一起,但实际上会发现,自己收到的控制比想象中的少,身份也更具灵活性。**通过这个概念也许可以帮助一个人更好的冥想。

现代心理学实验表明,可以通过控制实验对象的心理状态,改变其个人选择倾向。“感觉”决定了当下由哪个模块负责,决定你在那段时间里所做的事情、以及产生新的感觉。“意识”并没有自我控制权,大脑多个模块各自反应和相互作用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意识最多是个众议院议长而不是总统。

无相,不执于物

无相(The Formless)并不是说物质世界不存在,也不是否认物质世界有构架,而是指很多关于世间万物的意义都是我们后来强加上去的,比如价值观或某种体验,一旦强加了这种特别感,对其反应的强烈程度就会变高。

人天生就有一种强烈倾向:归因事物的“本质”。这种倾向结合一些原始性的思考捷径,往往对本质和真相的解释造成偏差,常见的一种是错误归因:在评价某人的行为时会倾向于性格因素(即他是个怎样的人)而不是情境因素(他当时面对怎样的处境)。更进一步说明自然选择对人脑的影响。

如果敌人或对手做了一件好事,我们倾向于将其归因为环境因素——他给乞丐钱只不过是为了取悦一位恰巧站在那里的女性;

如果密友或盟友做了一件坏事,那么环境因素就会显得突出——他对要钱的乞丐大喊大叫是因为他工作压力太大。

除非对我做了坏事,那么他将会被移出盟友这个分类。即使敌人对我做了好事,我依然对他心怀芥蒂。多么简单有效的生存法则啊。

敌人的暴力行为归因于性格,因此可以进一步证明敌人天生好斗;敌人的亲善的行为归因于对情境的反应(某种技巧或是因弱势而做出的暂时性调整),因此也不需要对他们原本的形象做调整,因为敌人的本质是坏的。战争中,你最开始的想法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的本质是坏的。你会认为这个国家的本质是坏的——整个伊拉克或德国或日本。你转而又开始认为这个国家的所有士兵——甚至这个国家的所有人——本质都是坏的。这些人是坏人,那就么你杀了他们也不用遭受良心的谴责!

谁让他们本质是坏的呢……

佛教中的不执于物,并不是引导人变成一个毫无情感、没有情绪波动的机器人。作者认为,持续佛学修行,可以丰富情绪,使人的情感变得更敏锐,使人变得更幸福喜乐,对待世界的方式可以更自由(换言之,不给事物归因太强的本质,正是自由的源头)。比如,让父母之爱变得没有那么强的占有欲。或许这样一来父母不再那么焦虑,控制欲也有舒缓,结果父母和孩子都会变得更幸福。

开悟,无源之见

开悟,真的是得到终极真理了吗?

开悟,究竟是怎样一种体验?

有人认为,佛教的开悟之路就是对自然选择下的人脑的反抗。有人认为是体验到无我。有人认为,开悟就是看到万物的无常、克服贪爱等枷锁。

还有一种理解叫“无源之见”(The View From Nowhere):不带任何自私偏见的洞察,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根本不是任何特定人类的视角,或是其他物种的视角,即任何个体的利益并不比其他任何个体的利益更重要。自然选择机制创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的视角,而佛教的开悟就是要超越所有这些视角、抵制自我特殊性这种核心的进化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造成的扭曲力场所产生的敌意已经深深影响了人类社会:种族问题、宗教问题、国家问题和意识形态冲突等。

靠冥想拯救世界看起来难免太过天真幼稚,作者想强调的是,通过培养冷静清明的大脑,才能在面对威胁时不至于反应过度、恶性循环。我们不需要去爱敌人,但想要清醒地认识敌人,就要抑制恐惧和嫌恶,还要超越更微妙的感知和认知扭曲

所以佛学为什么是真的?

作者说,佛学为什么是真的?因为我们是自然选择造就的动物。关于自然选择植入我们头脑中哪些倾向性,早期佛学思想家在科学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来了不起的评价。如今,根据对生物学和脑科学的现代研究,我们可以为这些评价提供新的支持。

其实看到这里,我也并不在意真假之辩了,这本书已经带给我一些新的有益的思考,便已足够。

后记

在讨论“无我”的时候写到,心理学研究和佛学思想中对人脑决策的模块化建模方式,可以为游戏AI尤其是拟人化AI行为提供启发。即预先设计模块化的专门系统,然后设计多种情绪触发器,每种触发器可以触发不同组合的专门系统。曾有心理学家给出粗糙的7个模块:自我保护、吸引配偶、保住配偶、友好关系、关爱亲属、社会地位、预防疾病。

最后,本文使用了诸多佛教用语,并不一定是“正统解读”,所以希望佛教中人莫要见怪。一定要说的话,大概算是窥见一丝精神内涵后赋予的现代社会和心理的一种理解。话又说回来,什么又是正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