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吉野源三郎)  📌

之前曾提到过,这本写于1937年的书曾经入选日本教材,并影响了宫崎骏一生的轨迹。他曾写文解释这本书如何触发他思考当时的社会以及未来的世界:(这本书)传达出一个讯息,那就是无论处在多么艰困的时代或是残酷的时代,都要活的像一个人。我读后深感这虽是一本写给少年的读物,读起来很轻快,却非常深刻隽永,令人动容。合上书页,我仿佛也看到那远方的天空、无尽的人们。 “要成为能帮助世界进步的人(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我再次坚定了内心的信念。 相信这本书会一直流传下去。豆瓣读书, GoodReads 舅舅的笔记片段1 所有小孩子的想法都不像地动说,而像天动说。请你观察小孩的知识,他们一切都以自己为中心。电车轨道在我们家左边,邮筒在我们家右边,菜贩在弯进转角的地方。静子家在我们家对面,阿三家在我们家隔壁。小孩子的想法就像这样,一切都以自己家为中心。人是其他人的过程也一样,例如那是我爸爸的同事、这是我妈妈的亲戚……长大之后,想法或多或少的会慢慢接近地动说……人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思考、判断事物;即使长大了,这种特性同样根深柢固。等你长大了就会明白,在广大的世界上,能完全改掉以自己为中心思考的习惯的人,其实非常稀少。尤其碰到事关利害得失的时候,要跳脱自己的立场作出正确的判断,实在很难。面对利害得失如果还能抱持像哥白尼那样的想法,可说是非常了不起。……如果人一直坚信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恐怕就无法了解宇宙真正的样貌,同样地,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判断事物,也会让人不了解周遭事物的真相。这种人一定看不清重大的真理。 ...

July 14, 2023 · 10 min

吉卜力的天才们(铃木敏夫)

这本书带给我的,除了诸多耳熟能详的作品背后的逸闻趣事、诸位大师的才华风貌,还有不少对创作思路、团队协作、宣传发行的启发,相信能常看常新。同时这本书里记录的东西,让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触动。一定要形容的话,可以说是一种谁也抑制不了的、忍不住要生长的气魄 1。 ...

June 30, 2023 · 17 min

洞见·为什么佛学是真的

当看到书名时,我承认内心有一丝挑战欲。受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的人,往往对“真的”有“洁癖”。作者Robert Wright也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开头便说,本书可以看作佛学观点的进化心理学解释。并不探讨轮回、神明这些超自然的部分,而探讨自然主义部分。并不探讨佛教各分支的细枝末节,而探讨核心思想。不要用佛教教义使自己成为更好的佛教徒,用它来做更好的自己。正是这句话让我有了继续读下去的意愿。 ...

June 6, 2023 · 8 min

凤凰项目

市面上以DevOps为主题的书,以及和项目攻关的影视作品有不少了,但这本小说读起来依然紧张刺激。除了揭示管理现代IT组织与管理传统工厂的共通之处,书里更强调了以一种全局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自己的工作环境,和自己在工作中扮演的角色,并且,其包含的问题分析方法、实践方法也或多或少可用于个人效能的优化。 ...

March 21, 2023 · 8 min

贫穷的质感(王梆)

近日读完《贫穷的质感·王梆的英国观察》(豆瓣读书,Goodreads)一书后,将只言片语组合起来作一点记录。此书说了很多英国普通人的事情、社会传统,但相信我们读起来应该不会太陌生。透过诸多生活中的观察,自然引申出养老、医疗、社会制度、逆全球化等话题。 只言片语 英国政府曾推出大量廉租房,老旧了便拿来卖钱。由于是市面价格的一半,非常受炒房客的欢迎。有钱人买来继续出租,租金比原来还要高。但由于政府不再负责修缮,这些房子逐渐变得又贵又脏。 ...

March 3, 2023 · 2 min